如何治疗带状疱疹 发布时间:2023-12-07 11:34 本文来源: 宣传科 分享到: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引起的一种疾病。当人体初次感染水痘病毒后,病毒会进入神经节细胞并潜伏在体内。在免疫力下降或压力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下,病毒可以重新活跃并沿着神经纤维移行,最终导致带状疱疹的发生。 通常出现在胸部或腰部一侧,也可能出现在面部等其他部位。疱疹伴随着疼痛、瘙痒和灼热感,可能伴有发热、头痛、疲劳等全身症状。疱疹通常会在2-4周内自行痊愈,但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后遗神经痛等并发症。 以下是常见的带状疱疹治疗方法:抗病毒药物: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阿昔洛韦(acyclovir)、法马西韦(famciclovir)等。这些药物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缩短疱疹的持续时间,减轻疼痛症状,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疼痛管理:带状疱疹患者常常伴随剧烈的神经痛和疼痛。可以使用非处方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或非甾体消炎药(NSAIDs)来缓解疼痛。局部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摩擦或刺激患处,有助于减少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可以使用抗病毒口服药物外用制剂,如阿昔洛韦(acyclovir)或利多卡因凝胶(lidocaine gel)来缓解疼痛和瘙痒。 带状疱疹可以通过病人直接接触或呼吸道飞沫传播给其他人,但只会导致对方感染水痘而不是带状疱疹。带状疱疹疫苗是一种预防带状疱疹的疫苗,该疫苗包含活性的病毒疫苗,通过刺激免疫系统来产生保护性抗体,从而减少感染带状疱疹的风险。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建议,带状疱疹疫苗推荐给50岁及以上的成年人,特别是那些患有糖尿病、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或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人。 带状疱疹通常经过治疗后,疱疹一般能在2周左右结痂消退,但遗留的后遗神经痛,极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是现代医学界较难以攻克的问题,中医中药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上取得明显疗效,大大减少患者的痛苦。中医学认为带状疱疹多因风火之邪客于少阳、厥阴经脉,导致肝胆郁热或脾经湿热,蕴结于肌肤,经脉阻滞所致。久而化火妄动,流窜于肌肤,阻遏经络,故灼热疼痛。因脾湿郁久,湿热内蕴,湿热搏结,外溢肌肤,聚于肌腠故水疱累累如串珠。基于中医理论,究其病因病机,邪阻经脉,壅结于皮部,而皮部者以“经脉为纪”,循其皮部发病部位,刺之于血即可通过皮部以疏通本经气血,引邪外出,正如“菀陈则除之,去血脉也”。有研究表明针灸镇痛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方面显示出其良好疗效,同时配合运用针灸围刺法、灸法、络拔罐法,减轻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方法如下。针灸围刺法:选取相应的经络及穴位,以局部常规消毒,然后根据疱疹面积大小施针,配合电疗,留针30分钟,围刺法能有效地封闭病邪于络脉。针刺配合灸法:在针刺治疗的同时可给予灸法。在疱疹及皮损周围,用艾条回旋灸30分钟,使局部温热为度,每日一次,配合艾灸,可很快促进溃烂创面愈合。《医学入门》中说到:“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依据带状疱疹为湿热内蕴,故灸法能泄热拔毒、消瘀散结。刺络拔罐:尚未形成水泡的,点刺出血后拔火罐,利用罐内空气形成的负压,吸着于罐内皮肤,留罐5min~8min,以致操作部位适量出血,酌情每罐令出血5~10ml;古人常常在刺血的基础上加用拔罐,以增加泻热效果,并且罐内的温热效应可以振奋机体阳气,促进机体局部病变组织恢复。国医大师石学敏教授认为,刺络拔罐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代谢,以改善局部免疫状态的功能,从而起到杀灭病毒、抑制细菌的继发感染、加速带状疱疹痊愈的作用。 据统计,带状疱疹已成为困扰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情虽不重,虽有自愈倾向,但其神经痛的困扰,疼痛轻则十余天止,重则可长达数年不愈,故带状疱疹不可小视,发病后请及时就医,切勿私自处理,当小病而忽视。有研究表明,发病后及时就医,通过规范治疗,可大大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林嘉茜(百色市人民医院中医科)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